分享“鼠哥”de《独生子女优待证》
鼠哥观点:“我们每个中国人,一生中都会有很多的证书。那些个证书,像一块一块的“里程碑”,记录了我们人生的重要历程;那些个证书,更像是一扇扇的“窗户”,透过窗户它让我们见证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2020年9月,工作41年的我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10月中旬,当我一次性领取了独生子女补助金后,这本《独生子女证》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们60年代出生的人,兄弟姐妹都比较多;当我们进入育龄周期时,计划生育政策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决执行“独生子女”政策。当时,如果公职人员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超生的人员将会被开除公职。我当时是现役军人,妻子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们坚定执行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女儿出生后,我们很快地在双方单位办理了《独生子女证》。

001
我们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生的人,都是我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时期。独生子女政策是当时的基本国策,所以我们的子女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最好的是党政机关(军队)、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的公职人员;执行得最不好的是广大的农村区域和城市的个体工商户。著名小品演员黄宏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很形象地说明了计划生育执行过程中的这种社会现象,这也是那个时代计划生育工作在一些地方的真实写照。这项政策对在职企事业、公职人员,落实得最彻底。而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可能执行得差一点,所以那里会存在二胎三胎的情况发生。当年宣传计划生育的口号五花八门,“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我们已经老了,谁来为我们养老,现在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新课题。

002
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政策,在广大的农村落实起来困难重重,很多计生干部使用了很多非常规的办法和招数,比如当时在农村有的地方对待无力交罚款的超生户,就出现过入户牵牛的、没收家具财产的情况发生。至今看来有的手段确实令人啼笑皆非。抓超生的大肚子,去进行强制性结扎工作,是当年基层计划生育干部最重要、最头疼、也是最难完成的政治任务。很多基层干部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问题,丢了乌纱帽。今天,独生子女政策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这个政策却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也抹不去的历史记忆。当时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响应党的号召,只生一个好。每一个响应号召,只生一个孩子的家,夫妻双方都会各自办理一个独生子女证,并有相关的配套鼓励政策措施与之相适应。

003
前年我退休了,我在行使完《独生子女证》唯一的使用价值(一次性领取政策奖励金贴)后,寿终正寝的《独生子女证》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独生子女证》已进入我们个人家庭的历史档案中永久保存,因为它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历史记忆。但是,伴随着《独生子女证》相关的计生政策却产生了一个历史的副产品,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群体——”失独家庭”。我的一个老战友,在她55岁时,26岁未婚的儿子突然坠楼去世。夫妻俩痛不欲生,再生已不可能,领养也难过心理关,他们就这样成为“失独家庭”群体的新成员。《失独家庭》这个新群体的应运而生,迅速成为了我们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

004
有的事情历史将无法弥补,它终将变成家庭的永久遗憾。因各种原因而逝去的独生子女不可能再生。这种《失独家庭》的痛苦,任何政策都无法弥补。我们整个社会,都应当给予这个群体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扶持,多一些理解。
现在国家鼓励生二胎,因为我们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加速到来了。但是当代年轻人的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之种种的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有一部分的青年夫妻并不愿意多生了。我们今天的社会,生育成本、养育成本较高,也是不争的客观事实。这种现象,都需要我们的人口政策和配套措施的及时调整,才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我们在庆幸独生子女证成为历史的同时,也期待着国家有更好的更多的好政策保障人口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发展。
幼小初稿学习群,学习精品辅导课程,添加 微信:fqy121389 备注:小初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yiketang.com/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