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个笑话:
如果你已经忘记蒙淇淇是何方神圣,兔姐先带你来回顾一下:
2020年有个爆红的词叫“凡尔赛文学”,它的发扬光大,蒙淇淇女士功不可没。

她一手打造的霸总娇妻文学借着“凡尔赛”这股东风,成功让互联网许多人的眼睛受到伤害。
作为凡尔赛文学巨匠,蒙淇淇被网友恭敬地尊称为“凡姐”。
借用何炅老师一句话,“凡尔赛”的精髓,就在于:
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
蒙淇淇深刻贯彻了这一宗旨。
她炫有钱,炫得那么不动声色:

作为摆脱了低级趣味的高知中产,炫富远远不是足够高端的凡尔赛方式。
在蒙淇淇博文中,真正使她成为凡尔赛集大成者的,当属她那个高大帅气、专一深情、温柔多金,年纪轻轻就已经资产千万,在神秘的IT圈当上高层的霸总老公。
他有钱:

他帅气:

他还很“节省”:

当然,这些只能算是一个优质霸总硬性条件。
真正的精髓部分,在于那无处不在的宠溺,和让人直呼“my eyes”的18禁文学。
当自动测温仪器不准确,他立即紧张地抱住了她:

体温仪:早知道烂厂里了
当凡姐用错了洗碗机的洗涤剂,他笑着摸她的头:

洗碗机:谁来心疼心疼我
当凡姐在外面喝醉,他还会把人“打横抱起”,别人不敢拦:

朋友:我确实不敢拦
但是,仅仅只是秀这些表面的恩爱,怎么足以证明当一个娇妻到底有多幸福?
于是让凡姐至今引以为傲的颜色文学出现了:

其中的跑步机和身体乳,具体是指这两条微博:

霸总娇妻的味儿,这才算纯正了,到位了。
凭一己之力,蒙淇淇让霸总言情文的光芒照进现实,闪耀了她奢华而低调的上流生活,也闪瞎了一众网友的眼睛。
有人真心实意地认为“好甜”,在评论区接同款老公。
也有人看笑话,延伸出了精彩的二创文学,可谓站在前列的反矫情大师:

但这些声音,都不妨碍蒙淇淇借着热度,将娇妻人设继续发扬光大。
她接广告,出书,2021年她甚至被邀请上了吐槽大会,开口就是:今天是我那帅气老公抱着我来的。
蒙淇淇在那次首轮就被淘汰的吐槽里说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
但围绕着她的关键词,诸如富二代、霸总、宠妻成瘾、高薪、大神、十几个亿等等,都随着她的娇妻人设被广为传唱。
在那些故事里,她显得柔弱娇小、缺乏常识,而她的丈夫“卜先生”则强大优秀,包揽了她生活上的一切难题。
以我阅无数霸总文的经验来看,这个故事的结局必然也是童话一般,“从此二人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但前不久的一条热搜让我懂得一个真理,现实比小说要精彩多了。

一夜之间,这位娇妻界掌门人变成了离异单身独立女性。
而在此之前被她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绝世好老公,霸总人设也被撕得稀碎,变成了出轨成性、身染性病的无敌渣男。

蒙淇淇在微博历数前夫的罪状,详细到带上了对方的公司名和聊天截图,撕得毫不手软。
曾经的“卜先生”变成了“卜前夫”;
曾经的深情专一,变成了四处骗炮;
曾经的颜色文学,换了个视角也变得令人啼笑皆非。

而经过这一离婚风波后,蒙淇淇靠着在网上手撕前夫,成功将自己的娇妻人设洗得一干二净。
她摇身一变,成为了清醒独立的大女主。
不仅开始为人分析情感难题,甚至成为了恐男厌男的代言人。
这种前后反转的戏剧性,连小说都写不出来。
如果真的走出失败的婚姻,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固然值得祝福。
但兔姐仔细看了看她所谓的对婚姻真相的分析,依旧还是充满让人感到不舒服对立和物化:

劝女性不要结婚的理由竟然是“一旦子宫称为稀缺资源,你看男的还强硬个啥,跪着求你。”
曾经做娇妻的她现如今却瞧不上婚恋焦虑的女性,将她们称为“渴婚女”、“免费的子宫”。
有人说,这不是娇妻醒悟、手撕前夫的故事。
这只是一个自媒体大V换了个人设割韭菜罢了。

无论蒙淇淇与她的前夫恩怨如何,在这动机非常可疑的“反目成仇”撕逼大戏背后,至少有一件事,是可堪欣慰的。
那就是,2023年,娇妻人设真的不行了。

在大部分人眼里,娇妻文学不值得被口诛笔伐。
无论是玛丽苏甜文也好,凡尔赛炫耀也好,都只是供人娱乐的噱头。
图个乐子,博人一笑,也没什么,不需要上纲上线。
但事实并非如此。
当好嫁风大行其道,娇妻真正从网络文学中走进现实,很多东西就开始变味了。
我们在这种叙事中自动把自己代入那个需要宠爱、享受控制的角色时,就已经被娇妻文学连哄带骗地,灌输一种奴性思维。
接下来我诚邀大家欣赏一段旷世奇作,在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之前,请你先深呼吸——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段文字是什么表情,反正兔姐我的脸色相当复杂。
这是什么?这在干嘛?这是为啥?

在2022年,这个名为“徐徐入月来”的博主创造了娇妻文学一座新的高峰。
在她的所有博文中,男朋友被她称为“男人”,而她自己则彻底被塑造成一个没有生活常识、没有自理能力、没有经济自主权的小宠物。
我相信不少人看到这段文字都会跟我一样,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直到我将其中的女性视角换成一只小猫或者小狗,才发现对味了,通顺了,合理了。
不然哪来那么多挠下巴、挠头皮、蹭手掌?
谁知道人家已经预判了我的预判:

做一只动物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反而是可以拿来凡尔赛的恩爱证明。
有人说蒙淇淇的老公至少会送她30多万的滑雪小屋做生日礼物,但徐徐入月来的男友则实打实演绎了什么叫诡计多端的pua男。
充游戏氪金118会被骂:

对方答应游戏氪金的代价是“开房来抵”:

并不是说有钱就高人一等,但对女性直接要求用性来代偿金钱,不是物化女性是什么?
但博主对此却甘之如饴。

男友没有让她自己掏钱买避孕药,就足够获得“有他真好”式的感恩戴德。
面对网友的嘲讽和谴责,她的回应如下:

对此,我只能表示尊重祝福……
就像一位网友的犀利评价:

至此,娇妻文学真正变得恶心。
因为它通过“爱情”的滤镜,用奴性和兽性取代了人性。
说实话,这段感情里,我看不到什么所谓的甜宠。
我只看到一个无限让渡自己权力、矮化和弱化自己的女孩子,和一个把女友当作性工具、不尊重她的男性。
娇妻文学的本质,只是一种自我欺骗的、包裹在梦幻糖衣下的慕强情结,是一种对上位者绝对的屈从和谄媚。
所以,抖音上才会有那么多女孩子去拍所谓的“跪衣架”照片。
文案全都是“让你的女朋友拍给你看”、“彰显你的家庭地位”。

穿上露膝短裙,套上黑丝袜,忍着疼痛拍一个跪衣架的视频,带着撒娇的语气发过去:“我给你拍的”。
可是这样做,交换来的是“爱”吗?
或者我干脆一点问,“被爱”是女生唯一的价值吗?
前段时间互联网上有个很离谱的新闻,4名印度男子将一只孟加拉公巨蜥先奸后杀,最后还煮熟吃了。
但这只承受了非人对待的巨蜥,竟然也能成为互联网求爱的标语。
#印度蜥蜴都有人爱,你却没人要
#蜥蜴都有4个人爱,我没有
#孟加拉巨蜥说过,真正的爱可以跨越物种

似乎作为女性,被疼爱、有人要,成为人生唯一的价值追求,否则连一只被虐待的蜥蜴都不如。
可这是爱吗?
这是奸杀、乱伦、违背道德和丧失底线。
当人被“女生就是要好好被宠爱”的话术洗脑,“爱”的定义就变得越来越扭曲。
渐渐的,她们分不清爱和操控的边界。
把屈服当爱慕,把控制当宠溺。
这场游戏玩到最后,已经有人沉醉其中不愿意醒来,甘愿交出自由和尊严,交换禁锢和操控。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娇妻文学仅仅一种互联网梗、做娇妻仅仅只是一种个人选择吗?
娇妻文学的流行,是女性自我意识一种可悲的倒退。
过去半个世纪的女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换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
在娇妻面前,这种努力就这样被轻易地放弃了,沦为她们臣服于男性权威之下上供品。
每次看到这些,我都觉得很不值得。
不值得,
为了做一个所谓的“娇妻”,放弃了多少自我。
为了交换所谓的“宠溺”,被切割了多少自由。
不值得,
因为有人沉在娇妻的世界里拔不出来的同时,还有无数女孩子想要摆脱这种嫁人生子的命运。
我永远忘不了张桂梅校长送出大山的那一千多个贫困女孩。
我知道她们的人生从此不是只有那一条路可以走,而是有千百条路可以选择。
我也理解为什么有学生走出大山后,嫁人生子做了全职太太,回去看张桂梅,要给学校捐款的时候,张桂梅说:
“滚出去,我拿命送你走出大山,不是让你去当全职太太的。”

因为知道这种自由来得有多么不容易,所以被人轻易拱手放弃的时候,才会有多么愤怒。
有人说这种极端的说法冒犯了所有的家庭主妇。
我不怕冒犯,我只怕有人走进家庭主妇的大门时,不够警醒,想得不够清楚。
轻易交出了自由和独立人格,心甘情愿做个娇妻、做个娇夫。
兔姐无意置喙每个人的婚恋选择。
有人选择一路孤寡专注事业,就也有人憧憬相亲相爱的家庭生活。
但我希望在每一条道路上,无论男女,你获得的爱都是由尊重、理解构成的。

我也希望你永远保有可以自由选择的权利。
无论是选择买一个键盘的自由,还是选择自己的人生要如何度过的自由。
兔姐有首很喜欢的诗,看了这么多辣眼睛的娇妻文学,最后就分享出来,给大家洗洗眼睛吧: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谢谢你读到这里,点个赞——
答应我,要寻找堂堂正正的爱,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调教。
答应我,不做攀援的凌霄花,
答应我,以树的形象,和所爱的人站在一起。
幼小初稿学习群,学习精品辅导课程,添加 微信:fqy121389 备注:小初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yiketang.com/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