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嗒嗒嗒,静谧的监狱里响起了几段急促的脚步声,正躺在破床板上的孙明霞,听到了动静马上翻身跑到铁闸门门口。
只见她略带双手抓着铁杆,期待地望着守员手中的小纸片说:“我的信来了吗?”
守员有些不耐烦,把纸片往空隙中一塞,孙明霞如同看到珍宝一般赶紧将纸片捡起来。
听到这里的动静,其他的战友们也纷纷围了过来,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上面写着的是什么内容。
孙明霞看完纸片上的内容后,一把抓过江姐的手激动地说:“毛主席在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向世界宣布新中国成立了!”

江姐
大伙儿听后全然忘了自己身在监狱里,互相拥抱着高呼:“太好了!人民站起来了!终于站起来!”
“后面呢,后面呢?”为了吸引防止其他守员过来,江姐朝大家比了一个嘘声的动作,随即继续催促孙明霞继续念纸片上后面的内容。
孙明霞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期待的脸庞,然后故作强调地说:“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国旗长什么样?”大家兴奋地讨论着,这时候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我们也有面红旗,大家把五个星星绣上去,我们不就知道国旗长什么样了吗?”

江姐一家
随后,大家马上将目光投到了江姐身上,见江姐还没答应,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江姐,你快拿出来,我们都有针线!”
江姐把这面带着无限回忆的红旗拿了出来,正当大家兴致勃勃准备开工的时候,却不知道五颗星星具体摆放的位置会是什么样的。
“把最大的星星绣在中间,代表我们伟大的党,其他四颗绣在旁边,表示大家都围绕着党!”
大家听后纷纷觉得有道理,于是针线快速在红旗上穿梭,很快一面象征着光明的五星红旗就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江姐双手紧紧攥着这面红旗,在灯火幽暗的监狱中,她似乎看到了解放后的世界,她对着远方将五星红旗高高举起……
这是话剧《红岩》中,江姐和战友们在监狱中绣红旗的经典片段。
不少人在看完这场剧目后,不由得热泪盈眶,因为江姐最后没能亲眼看到真正的五星红旗,只能带着无限的向往,在反动派的枪口下英勇就义。
江姐等人被捕离不开一个叫蒲志高的叛徒,而这个叛徒的妻子却在后世被人敬重。
蒲志高的背叛究竟让江姐都遭遇了些什么?身为叛徒之妻的郭德贤,为什么能独善其身呢?

《红岩》照
地主家的革命觉醒
说起郭德贤,人们很难将她的背景和革命事业联系起来,毕竟大地主阶级和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理念是相违背的。
然而郭德贤的家庭确实是大地主家庭中的一股清流,不仅郭德贤的哥哥投身进革命事业,郭德贤的表叔也在革命行列之中。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郭德贤的父母并没有被封建礼教约束,反而在郭德贤到了适学年龄的时候,将她送去新式学堂。
然而在一个诡谲的黄昏后,郭德贤被坚强不屈的共产主义精神所感染,从那时起,她就决定继续哥哥和表叔们的事业。

郭德贤的哥哥和表叔准备联合学校的中共党员一起发动武装革命,却不料计划被叛徒传到了敌人手里。
于是反动派就根据叛徒所提供的名单,将这些共产党人士全部抓捕了起来。
郭德贤看着哥哥远去的背影,心里总感觉不踏实。
很快哥哥和叔父英勇就义的消息就传到了郭家,郭德贤忍着眼泪,她知道了自己此时该做些什么。
1939年,在党组织的综合考量下,郭德贤成功加入了我党。
这个时候,国共虽然早已发布实现合作的声明,国民党私底下依旧没有停止对共产党人的迫害。

为了缓解我党的不利地位,党组织决定让他们先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再讨论革命如何继续的相关事宜。
这天,中共云阳县委书记彭咏梧传话郭德贤,要求她尽快执行组织的安排,实现安全转移。
可郭德贤的母亲身体状况,在这个时候因为病情的加重而急转而下,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郭德贤的内心十分纠结。
思量过后,郭德贤给党组织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暂时无法立刻完成转移的情况,并且保证在事情处理完之后,会在第一时间完成转移任务。

彭咏梧在看到郭德贤的信后,内心被她的这份孝心深深触动了,于是他将此事详细地报告给了党组织,最终党组织同意了郭德贤的请求。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郭德贤按照跟党组织承诺,到达万县完成了转移工作,然而这一场转移造就了一段孽缘的开始。
无法抵抗的爱情和同床异梦的背叛
在郭德贤抵达万县后,她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她未来的叛徒丈夫蒲华辅。
倘若知道之后因为他的出卖,让革命事业丧失那么多骨干队员,郭德贤一定会选择主动远离这段感情。
那时候的蒲华辅还是个革命意志坚定的好青年,朝夕相处下,两人互相认定对方就是自己值得托付的伴侣。

彭咏梧
1940年春,他们在战友们艳羡的目光下结为了革命伴侣。
结婚后,郭德贤和丈夫蒲华辅很恩爱,没多久就孕育了一双儿女,蒲华辅那会还心疼郭德贤一边照顾孩子,一边从事革命工作太过辛苦。
在他跟郭德贤说可以暂时把工作放一放时,郭德贤却说:“无论条件怎样艰苦,我都不会放弃革命事业。”
于是郭德贤继续追随着蒲华辅的事业步伐,他们一起谱写了很多革命佳话。
然而在后面发生的事情中,人们惊讶地发现,曾经一身正气的蒲华辅竟然变成了叛徒。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又将矛头对准我党,所谓“重庆谈判”也是他召集部队发动“围剿”的一个幌子。
在蒋介石的阴谋被毛主席戳穿后,蒋介石便撕毁了“双十协定”,国共内战再一次爆发。
在没有了外敌对国家的威胁,蒋介石也没有了后顾之忧,我党人员的工作难度加大。
郭德贤没有感到心慌,她不仅安慰一起工作的同事,还坚定着我党的革命前途是光明的。
然而让郭德贤没能预料的是,自己同床共枕的伴侣,竟是让自己和孩子遭受牢狱之灾的罪魁祸首。

蒋介石
1948年4月,徐远举等人不仅破坏了地下党重庆市委,还逮捕了重庆工委书记刘定国。
刚开始在被询问到身份时,刘定国还一口咬定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交通员,抓捕他的特务见便直接将他关进渣滓洞监狱。
然而还没等刘定国想到一个可以脱身的策略,一个人的出现让他直接抛弃了曾经的入党誓言,开始为国民党卖命。
在刘国定看到自己的副手重庆市工委副书记冉益智出现在面前的时候,顿时感觉情况不妙。
“他是重庆市工委书记刘定国!”冉益智在特务的带领下来到刘定国面前,将他的真实身份指认了出来。

特工听后十分激动,立刻把抓捕到两位中共重要干部的消息告诉了徐远举,于是徐远举准备先和他们二人谈一谈条件,毕竟从他们口中所获得情报,绝对会是大事件。
徐远举让人把刘定国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从桌上摸了一根烟,笑着递给刘定国。
刘定国连忙从徐远举手中接过烟,紧张地说道:“火不用给我点,我自己有,我自己有。”
徐远举看着徐远举故作镇定地将烟点燃,刘定国最先受不了:“我可以把情报给你们,但我好歹也是党内的一个领导,国民党至少也要给我一个不错的官职。”
徐远举答应了他的要求,刘定国却得寸进尺起来:“戴笠的公馆能否给我?最好再给我配上几个女佣照顾我的起居。”

戴笠
徐远举听着刘定国有些狮子大开口的要求,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但想到若是能从刘定国口中套出中共的秘密,这笔买卖也并不亏,于是他就答应了刘定国的要求。
之后,刘定国立刻将自己知道的地下党据点全部给供了出来,其中就包括蒲华辅的所在地。
1949年1月,蒲华辅按照往常的惯例和战友们开会,突然几个拿着手枪的人就冲了进来,将他们紧紧地围了起来。
蒲华辅见到这样的场景内心慌张得不行,但是他还是努力冷静下来,大义凛然地说:“我绝对不会透露党组织的半点消息。”

剧照
然而等到蒲华辅真的遭受到国民党施加的酷刑时,他没有了在被捕时的勇气,转而向反动派求饶说:“我全部都交代。”
为了表现出自己的诚意,蒲华辅还没等反动派给自己松绑,就将江姐还有自己的妻子儿女等全部给供了出来。
此时在家中等着蒲华辅归来的郭德贤,还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已经叛变了,正当她思考蒲华辅是否遇到危险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郭德贤心中暗喊一声不好,立刻将手中的机密文件全部丢进火炉销毁,等到敌人踹门而入,这些文件早就化为了灰烬。

在郭德贤家翻箱倒柜了一番,也没找出有价值的敌人,并没有就此罢休,因为反动派们从蒲华辅口中知道,川西党委副书记马识途会在第二天来这里开会。
于是敌人将郭德贤软禁在家中,准备次日将马识途等人一网打尽。
郭德贤猜测到反动派的意图,一整晚没睡,满脑子都想着如何把情报传递出去,好让马识途等人转移阵地。
幸运的是,由于敌人凌晨的疏忽,郭德贤通过保姆将情报送到了马识途的手中,让他们幸免一场灭顶之灾。

最信任的人和最痛恨的人
反动派的人等了一天也没有等到情报中的马识途,于是将郭德贤押送到了渣滓监狱。
在狱中,郭德贤经受完酷刑被关到牢房后,她看到了江姐。
江姐心疼地看着郭德贤身上的伤说:“受苦了。”
郭德贤有些虚弱的说:“我曾在您的先生彭咏梧口中听说过您的事迹,你是我的榜样。”
江姐听后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字句铿锵地说:“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然而郭德贤没有想到,这会是她最后一次见到江姐。
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不甘心自己的努力付之一炬,他决定将被关在白公馆和渣滓监狱中的共产党人全部抹杀。
“走快点!”执行命令的反动派,不耐烦地将共产党人往外带,但出去的同志没有一个能够再回来,郭德贤知道国民党在做最后的清算。
郭德贤怀抱着自己的一双儿女,蹲在牢房阴暗的角落里,外面此起彼伏的脚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她心上一般。

蒋介石
郭德贤并不是害怕牺牲,从一开始加入中国共产党要革命的时候,她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她真正害怕的是自己牺牲后,一双儿女该怎么办?反动派是否会丧心病狂到连孩子也不放过?
郭德贤越想越害怕,她紧紧地抱住孩子,眼泪从眼角滑落下来。
就在这时,门突然被打开,郭德贤连忙擦了擦自己的眼泪,准备走上刑场,却不料来者竟然是狱友罗广斌。
在罗广斌的帮助下,郭德贤等人终于死里逃生,但她出狱后就因蒲华辅叛变的问题,而被人们声讨。

牺牲的烈士
最后在马识途等人的证明下,人们才知道郭德贤是党的功臣,没有和叛徒蒲华辅同流合污。
“我不会为他的死感到痛心,就算他还活着,我也会因为他做出背叛组织的事情而恨不得手刃了他。”
在面对起蒲华辅在大屠杀中遇难一事,郭德贤十分冷静地回复说。
郭德贤不徇私舞弊的作风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称赞,党组织对她后续的工作也有了妥当的安排。
由于年纪不断增大,郭德贤对于一些事物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
但是一旦谈起革命时期的种种过往,她依旧能清晰地记得,那个傍晚的转身和重见到光明的全过程,因为那是刻骨铭心的痛和无数人未完成的心愿。
幼小初稿学习群,学习精品辅导课程,添加 微信:fqy121389 备注:小初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yiketang.com/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