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会很确切地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它并不简简单单只是横竖撇捺、曲线符号,它很明显连通着什么承载着什么,透过语言节奏在无形之中承载和传达。
李娜律师把稿件交给我的那一天说:非常感谢这次机会,让我静下心来好好回忆这十一年的执业路。
而当我打开文档,阅读她的文章字句时,也不禁眼眶湿润。文字承载的心力,具体而真切。
冥冥之中,注定一般,本期文章成为栏目第200期。
对于越来越浮躁和喧闹的内容世界,声音越来越多,但其中一定有一种声音,饱含赤诚,带来温暖和内心安定。
愿成为这样一种声音。
200次打开和阅读,你我同在。
扫码投稿
加入青年律师汇大家庭
2009年11月21日早上,当看到“100,100,101,90,391”五个数字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时,我愣住了。
“这下开心了吧?”听到父亲的话我才反应过来,司考通过了!我长舒一口气,五个多月的全职备考,开启梦想大门的钥匙终于拿到了。
父亲开始帮我联系律所,但经过几天思考后,一心向往自由与远方的我拒绝了父亲的“包办”,选择自己去尝试。
年轻的我心里想着,大不了失败后再回家接受父亲的安排。
职业生涯从何入手?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拨通了大学毕业实习时带我的老师的电话。
“考得真不错,可以的。你什么时候过来都行,我们办公室现在搬到……”电话那头老师的话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2009年,律师行业还没有现在这么多元化,大多是传统律所师傅带徒弟的模式。
对于没有名校背景、没有人脉资源、没有社交技能的我来说,能有一位前辈愿意带我已经让我深感庆幸。
老师是位有着二十多年从业经历的律师,年龄比我父亲还大一岁,我喊他史主任。
初出茅庐的我并不知道如何和主任交流,只知道主任到办公室时为他倒好茶水,下班时洗干净茶杯,他接待客户时我坐在旁边听……
史主任对我没提过什么要求、包容度极高。而我自己当时又有些内敛、不懂提问。
至今回想起来,脑海中闪现的是那起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罪的案件。
委托人是位孕妇,由一位老人陪同前来,来的时候已是下午。接待完,她当即提出希望律师下午就能会见。
我当时看了下手表,心想:这都下午了,看守所又不是律所开的,最早也得明天上午呀。主任却立即安排行政办理委托手续,然后亲自开车带着我和委托人前往看守所。幸运的是,我们拿到了当天的最后一个会见名额。
会见前,委托人提出能否帮她带样东西拿给老公。主任拒绝了,说你对他的关心我会帮你转达,但带东西是违反规定的。会见后,当主任向在停车场等候的委托人陈述完会见情况后,委托人当场泣不成声。
除了那次会见,印象最深的还有出纳姐姐无意间对主任的一句评价。那次,因为我们律所的某位律师私下接案,收费不办事,当事人来律所投诉。她协调完事情,随口对我说了一句:“你师傅就从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律师工作需要具备同理心与共情力,更要坚守原则与底线。跟随史主任虽然不足一年的时间,但收获了影响我整个执业生涯的职业修养。
虽然史主任对我很是包容,我对他也充满敬畏。但那时的我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去工作,怎么和主任相处。与其说是实习律师,更像是行政文员。
一次律所聚餐,我认识了同所的另一名律师,他在一家上市公司做法务,我一直想向公司法方向发展,那段时间也正好在看《在路上 从律师助理到成功执业2:公司法务有前途》,便向他了解公司法务的工作内容。
一段时间后,他告诉我他们公司下属的一家子公司在招法务专员,如果我感兴趣可以去应聘。我去应聘时才发现“主考官”竟是他。就这样,我进入了这家公司,而他成了我的直属上级。
“你是一名律师,不是学生!想问题不要那么简单……你现在最缺少的不是法律专业知识,而是运用法律知识处理事情的综合能力!要在工作中、在社会中学习!”这是他当时最常对我说的话。
进入公司才算是正式进入了职场。每天各种工作纷至沓来,周旋于公司的各个部门,忙碌而充实。
我做得好时,他会夸我;做得不对时,他会帮我指出;我不知道怎么做时,他会引导鼓励我。
虽然他是我的领导,但彼此却没有距离感,他更像一位兄长。我喊他兴哥。
法务部带证律师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接少量诉讼案件以丰富庭审经验。还记得兴哥带我做的一个劳动争议案件。他让我梳理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规,预判法官如何裁判。
当时裁判文书网还没有开通,公司也没有购买数据库。我简单地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通读一遍,摘出案涉法条打印出来递给他。
“就这些?”他充满疑惑。
“是呀!”我一脸困惑。
“你要把跟这个案件‘相关’的规定都搜出来,这样办一个案件你就能收获一类案件的方法。”
我当时一头雾水,对“相关”的认知无法达到和他同频,也没能再想到更多的“相关”。
直到半天后他把一份文件拿给我,那上面有案涉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最高院回复、类似案例的观点提炼、学术观点、行业分析……我呆住了。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有律师这样做一个案件,也是在那次之后我对“相关”有了新的认知。多年后我知道了那就是律师职业技能中最基本的“检索力”。
他与客户的每一次谈判,与公司其他部门的每一次沟通,向董事长的每一次工作汇报,几乎都会带着我,结束后会复盘分析给我听。
诉讼、非诉,谈判、沟通,培训、社交,如今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都来源于他当时的指导与启发。
进入公司的第一年是我工作技能、综合能力进步最快的一年。
又过了一年,他被调去另外一家子公司,他对我说“这两年你锻炼出来了,可以独挡一面了。有些事情虽然我自己做得不够好,但我认为你能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他向老总推荐我为部门经理。
两年多的时间,工作上的严要求,让我养成了坚持学习的习惯,也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中学习,这让我有能力应对整个执业生涯的各种问题。
此外,他对我那份对学生一样的耐心、对妹妹一样的包容、对合伙人一样的尊重,也一直影响着我之后人际交往及带实习律师的风格。
1. 执业第三年
执业第三年,是我冲劲最足、心气最傲、精力最旺盛、对未来最无惧的时期。
我和兴哥开始一起规划创办律所,但合伙人、时机、业务、琐事……各种问题在沟通中冲突、在冲突中磨合。
2. 执业第四年
执业第四年,省检察院、省司法厅、省检察院协会、省律师协会共同举办“首届贵州省公诉人与辩护人电视辩论大赛”,在律所的推荐下我极不情愿地去参加海选。
但经过海选、复试、模拟法庭,一步步走过来,我居然爱上了这个活动,也接触了更优秀的同行。总决赛时,我获得全场最高分。
那段时间,先后有十多家律所向我抛来橄榄枝,我也有机会得以拜访省内各种规模、各类管理模式的律所及近二十位业内优秀前辈。
那之后,iCourt火起来了,省、市律协各类活动丰富起来了,本土多家新所陆续设立了,省外大所开始入驻了……
我连续几次出省学习,外面的世界让我既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让我对筹备中的律所有了更多新的思考。
3. 执业第五年
但由于理念冲突,也由于自己对律所过于完美的憧憬,我最终选择退出律所筹备,重新选择了一家律所,以专职律师的身份重新出发。
虽然之前拜访过近二十位行业优秀前辈,但总感觉缺点什么,让我没有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表达自己的想法。
直到遇到他,全国优秀律师、行业内有名的暖男,也是我们那次模拟法庭比赛的带队——迅哥。
那天在他的办公室,他像我拜访的其他前辈一样向我表达了他的团队发展规划。作为纯公司制管理模式的团队,有难度却切实可行,平淡却不浮夸。
我一反常态,直接提出自己的不足和要求:“迅哥,我认为自己精力有限,不想什么都做,只想做专业化,而且我现在情况有些特殊,年龄大了,想先考虑生育问题,如果您不介意,我愿意加入您的团队。”
他有些惊讶,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肯定不介意呀!生育,是你,也是我做团队必须承担的。有什么介意的?”就在那一瞬间,我决定了加入他的团队。
就这样,在我执业第五年,我加入了他的团队,进入了盈科贵阳分所。
我刚开始时喊他迅哥,后来就和团队小伙伴一样喊他老大。
四年公司法务的经历给了我经验,但也给了我局限,以专职律师身份重新出发,我有些惶恐。我开始奔波于各类学习与培训,每年至少出省学习两次,省内的培训几乎场场必到。
同团队的师妹问我怎么随时都在打鸡血?当时的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份职业、享受这份工作。
进入团队后,我负责对接顾问单位工作,之前的法务经验让我对此游刃有余。团队核心业务是商事诉讼,虽然顾问客户中对知识产权业务的需求不大,但当时的我个人对此很感兴趣。
那年恰逢全国性的商标年会,我很想去长长见识,但我当年外出学习的机会已经用完(团队每年会安排大家轮流外出学习1次),而且这个学习与团队业务关联性不大,出省三天又必然影响工作,我纠结后鼓起勇气略带紧张地对老大说:“我想去参加这个活动,所有费用我自己承担,对于工作,我会利用晚上和周末加班做,只希望团队能准假。”
“出去学习是好事呀,我当然支持。工作的事情,紧急的,可以交给其他小伙伴;不紧急的,我相信你可以处理好。请假没问题,差旅费全部报销,但由于是团队计划外的学习,学费需要你自己承担一半。”这对我简直是意外之喜。当我告诉同行的另一位律师时,他一脸嫉妒地说“你们老大真好!”
四年多时间,我为二十多家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办理300多起民商事诉讼案件,其中劳动类案件200多起。在劳动案件中,诉讼、非诉都有经办,劳方、资方、政府方都有代理。
对外交流学习的次数我自己都数不清。有了这些量的积累,我逐步从最初的公司法务到专业服务常法客户,再到专注劳动法,走出了自己的专业化道路。
其实,在我即将进入团队的时候,老大就知道我不会全身心投入工作,但他心甘情愿承担成本;
在我进入团队之初,老大就知道我的兴趣与团队核心业务并不一致,但他并没有为了团队发展让我改变;
虽然团队业务繁忙,但他从未要求我陷入事务性工作,而是鼓励我外出交流学习,综合提升自己,并提供费用支撑。
作为本届省律协劳专委最年轻的副主任兼秘书长,我经验不足,又不能事事请示依靠专委会主任,很多事情都需要我自己在摸索中成长。
在一次劳专委的年会筹备中,因为邀请的领导较多,我担心会有疏漏,于是就向老大请教(他同时是省律协副会长,但并不分管劳专委)。
他放下手中的事情,告诉我每位领导的身份、特点,帮我调整年会议程,提醒我会议注意细节等,事无巨细。
五年来,没有他的扶持,就没有我专业化的实现;没有在他身边的浸润,就不会有我事业格局的开启。
五年来,我荣获了省优秀律师、省律师行业优秀党员律师,担任省律协劳专委副主任兼秘书长、省人才引进律师服务团副团长、省法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省律师协会立法咨询工作委员会委员、贵阳市律协未成年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受聘为省司法厅规范性文件审查专家库专家、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专家库专家律师、省妇联家庭教育专家库骨干教师、贵阳市政法工作法律顾问团专家等。
4. 执业第九年 退出团队
升级到团队合伙人的我,就这样一直到干到退休也许会是最好的结果。但或许是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想法吧,虽然对老大有诸多的不舍,但我还是提出了退出团队。
就在我提出退出团队的第二天,我突然生病,意识丧失,但查不出具体原因,医院几次下发“病危通知书”,四五位专家主任围着我会诊,住院半个多月,近两个月的记忆完全丧失……
出院后老公对我说:“你还记得你在生病的前一天已经跟汪老大提出辞职不?”
“不记得。”
“你别赖账害人家汪老大哦。”
身体恢复一些我去办公室找他:“迅哥,我是不是已经提出要退出团队?”
他先是一愣,问:“谁说的?”
“我老公。”
“你那天突然提出来,我本来就没当真,喊你回去考虑的。现在更不会当真了。”
“既然我说过,还是退出吧。”
“别想那么多,根据你自己的身体状况,好好休息,时间上你自己安排,等恢复了再工作。工资那些都照发,工作上的事我会安排的。”
“这样会连累大家。”
“换位思考,如果我生病了,你会不管我吗?团队就是要互相扶持。”
又过了几天,我还是提出了离开。
“我不想成为团队的负担,我感觉精神压力很大,还是离开吧。”
“本来是想让你没有顾虑地好好调养,但如果我这样做让你承受精神压力,我尊重你的决定。如果你需要我或团队做什么随时可以提出来。”
……
走出他的办公室,我瞬间泪流满面。
回忆在团队近五年的工作,虽然他从没有手把手教过我写文书,也没有帮我改过文书,但在他身边耳濡目染,他的行事之风如无声细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处世之道;他的格局与担当让我以更开阔的视角看待律师行业。可以说,是他帮我打开了事业格局的开关,他是我终身追随的行业标杆!
1. 困 境
离开团队,有不舍,但无悔。
曾经,我规划着执业三年内完成结婚生子两件人生大事,执业五年内创办自己的律所,四十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
但直到执业第六年我才拥有了自己的宝宝,执业十一年来虽多次被邀办所但我又都拒绝了,财务方面实现了学习自由。
规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那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我失去不少机会,于是各种学习成了我的精神寄托。专业知识、思维技能、管理社交、线上的、线下的。学得多了,很多场合应对自如了,反而发现自己失去了幸福的能力;
婚姻十年,房子大了,车子换了,孩子有了…却没有了手牵手想走就走的旅行;
十一年的执业生涯,专业化实现了,名誉度提升了,固定客户增多了,却没有了最初痴迷案件的激情;
学来学去,飞来飞去,忙来忙去,换来的却是自己的体力不支、父母的担忧、爱人的抱怨、孩子的逆反……
这还是我做律师的初衷吗?
去年,同律所33岁的女律师病逝;今年,听到同律所女律师在加班后哭着打电话向闺蜜倾诉……
多少女律师不是在哄睡孩子后,开始自己的工作?
多少女律师不是在用一个个黑夜的奋笔疾书换来白天的自信优雅?
每当听到有律师英年早逝,我就不禁内心一颤。
十二年前选择做律师,是因为喜欢层层剥笋论证辩论的那种感觉,喜欢可控、不被生活裹挟的那种状态。
十二年后的今天,面对行业内卷、精神内耗、年龄焦虑……
现在的自己究竟是在享受着最初的梦想还是在向生活妥协?我已经分不清楚,只是感到一种不适。
曾经,我以为父母希望我优秀,后来才明白他们宁可我不工作,只要我健康;
曾经,我想为儿子再换套一梯队的学区房,后来才明白他只想妈妈能每天接他放学陪他入睡;
曾经我想和爱人携手奋斗,尽早实现财务自由,后来才明白,物质对他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他只想和我牵手过平凡的一生。
平安健康,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顺,是对孩子最基本的责任,也是对爱人最基本的承诺。
曾经,站着授课四小时,我可以侃侃而谈,是那样的轻松、那样的享受,如今坐着讲三个小时已经体力不支。
到了社会公认的律师黄金年龄,但成绩没有做出,却迎来了中年女律师的焦虑与崩溃。
2. 取 舍
很久没有看综艺节目的我,看到60岁的叶倩文在声生不息的舞台上又唱又跳,虽然一头银发,虽然皱纹爬上脸庞,但那份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自信让我感动。
那一瞬间我理解了在女儿读大学才开始创办律所的同行姐姐,理解了本可以安享退休生活却为年轻律师搭建平台的前辈女律师,理解了超过退休年龄却依然为律师行业贡献力量的女会长。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黄金年龄”,那只是自己给自己套上的枷锁。
虽然现阶段的我没有精力面面俱到,没有体力飞来飞去,但面对着后浪的冲击,我始终相信自己不是没有能力,只是人生需要平衡,现阶段需要取舍。
想到客户的那句“我们不要换律师,我们只认你”,我果断减少新案的数量,专注“非我不可”的客户,在精力范围内坚持提升,保持最佳状态,成为更好的自己。
事业是场持久战,幸福才是人生的目标。
坦然接受自己现阶段事业的不完美,与自己和解,放空自己,让心归零,将重心倾向家庭,在调理身体的同时静心沉淀。
减少业务范围与数量,从专业化走向行业化,让现阶段的劣势变为未来的优势。
做得更少却要做得更专、更好。
让幸福成为事业的基石,让事业为幸福加持。我想,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也是现阶段能够触摸的幸福。
3. 愿 景
翻看微信,看到2015年6月向公司递交辞呈时,老领导的嘱托:“奔事业跟对人很重要;作为一个女孩子,可以去拼,但要记住夫妻和谐、家庭幸福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回忆自己走过的执业之路,何其有幸,在不同的阶段跟对了不同的老师。我很感恩在自己的每个迷茫期、瓶颈期,都有老师指引我破局。
律师,是一份需要自控的职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行业,是一项需要情怀的事业。
历事炼心,万物为师,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未来路上,不求成功,只想坚定着职业修养,坚持着行业学习,坚守着事业格局。
因热爱而投入,因投入而享受,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幸福律师。
100+位律师的成长故事
老粉抢购中
END
青年律师 | 执业经历 | 认知经验
本 栏 目 往 期 推 文
199 律师十年 |198 乌鲁木齐 | 197 31岁失业 | 196 解决麻烦 | 195 德国哥廷根 | 194 更优选 | 193 四十岁 | 192 致涓埃 | 191 十年 | 190 七年法务 | 189 海南律师 |188 选择刑事辩护 | 187 一千多份合同 | 186 做一个诚实的律师 |185 脱口秀学员 | 184 喜欢律师这个职业 | 183 批案还是个案 | 182 文创产业 | 181 换城市执业 | 180 工程律师路 | 179 兰州 | 178 知识产权女律师 | 177 北京法务 | 176 王主席到王律师 | 175 双城律师 | 174 90后创始合伙人 | 173 十年 | 172 从媒体到律所 | 171 不再做律师 | 170 考公、法务、创业 |169 我做律师这三年 | 168 播音主持 | 167 中年脱发男律师 |166 辞警从律 |165 四项基础能力 | 164 公司类争议解决 | 163 你在哪里 | 162 收入2500 | 161 你还可以? | 160 给每个案件取一个名字 |159 服务好客户 | 158 案子是越做越有的 | 157 敦煌 | 156 法律检索 |155 职业、事业、家庭 | 154 从公安思维到律师思维 | 153 加州律考 | 152 专业之外 | 151 从西政到致高 |150 青年律师灵魂三问 |149 从英国到武汉 | 148 疫情期滞留菲律宾近一年 | 147 在京刑辩律师 |146 边检民警 |145 西藏 | 144 诉讼还是非诉 | 143 从投行到律所 |142 自我怀疑 | 141 能量管理 | 140 照亮 | 139 央企机关 |138 乘风破浪 | 137 大型央企法务 | 136 武术 | 135 北漂 | 134 国务院部委常年法律顾问 |133 银行支行长 |132 涉外商务律师 | 131 西政,法务,非诉 | 130 自白与思考 |129 离开体制 | 128 新东方法务 | 127 证券公司法务 |126 第一次尸解 |125 五百强企业法务 |124 专业、热忱、温暖 | 123 从律师到投资人 | 二十五位女律师的2019年 | 十九位男律师的2019年 | 122 宝妈 |121 优术、明道、取势 |120 组合拳法 |119 法律人的寂寞 |118 家族的基因 | 117 微博法律博主 | 116 孩子 | 115 知识产权律师 |114 涉外律师 | 113 黄石 | 112 恰得亏、霸得蛮 | 111 野蛮生长 | 110 八年护士 | 109 从深圳到武汉 | 108 认识自己 | 107 人生逆袭 | 106 能忍愿熬 |105 后厨、快递员、特勤 | 104 辩冤白谤 | 103 非典型青年律师 | 102 热爱刑辩 | 101 从检察院辞职 | 100 第100期:执业十一年 | 99 年经手400+件 | 98 黄金期选择生育 | 97 市场销售 | 96 算法 | 95 财税律师 | 94 917天晋升 | 93 律师十年 | 92 盈科李坤 | 91 独立办理非诉业务 | 90 医疗纠纷律师 | 89 从土木男到工程律师 | 88 律所行政 | 87 立丰喻曦 | 86 放弃 | 85 诗情 | 总有一种声音 | 84 转所与选择 | 83 30岁之后开始做律师 | 82 执业初期规划 | 81 带娃女律师 | 80 法院啤酒公主 | 79 到襄阳 | 31位女律师的年末 | 年度青年男律师 | 78 写封信 | 77 学生活 | 76 佛系接单 | 75 也热爱艺术 | 74 独立执业之后 | 73 高校法学院教师 | 72 平面模特 | 71 魔都律界 | 70 奢侈品买手 | 69 离开十四年公安岗 |68一生一世 | 67 非如此不可 | 66 律师行业的焦虑 | 65 90后律所合伙人 | 64 从海南国际仲裁院辞职 | 63 打电话都会紧张 | 62 怎么做起律师 | 61 解放军 | 60 独立的思想 | 59 法律援助 | 58 中美双证律师 | 57 绵阳任雪峰 | 56 十年后 | 55 斜杠青年 | 54从海军女战士 | 53 工作和爱 |52 专业领域 | 51 律师家庭生活 | 50 十年公证 | 49 首义所周甜 | 48 四个成长阶段 | 47 山河王景霞 | 46 基层法院 | 45 温柔力量 | 44 95后律师 | 43 沈阳 | 42 咖啡馆老板 | 41 科研男 | 40 山河所冯孟莉| 39 维力钟宏昆| 38 挤地铁| 37 实习期满| 36 去成都| 35 成为妈妈| 34 理科出身| 33 核心| 32 基本功| 31 得伟君尚付毓 | 谁是你心目中2017最佳青年律师| 30 大成(无锡)陈凯| 29 斯诺克|28 中伦郭志霄| 27 服务和收费| 26 警花、选美小姐| 25 131件| 24 会计| 23 广州| 022 大成邹丽敏| 21 心态| 20 银行| 19 三次换所| 18 离开法务岗| 17 好奇心| 16 民基殷之辂| 15 快速转变| 14 中伦石凯思| 13 瀛楚杨家凯| 12 盈科张莹| 11 健身| 10 互联网| 9 七年| 8 看书| 7 新闻记者| 6 美好的职业| 5 幸运 | 4个人时间 | 3这一步| 2 法务| 1盈科陈世银| 你的故事,我们的时光
嗨,
如果你也想记录下你的故事、加入青年律师汇
请投稿至我的微信
文 | 李 娜
幼小初稿学习群,学习精品辅导课程,添加 微信:fqy121389 备注:小初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uyiketang.com/281.html